首页

踩踏之家冷美

时间:2025-05-30 01:17:06 作者:沙特伊斯兰国债ETF在港上市 两地资本市场互动频密 浏览量:49383

  来源|观察者网

  ► 文 观察者网 童黎

  美方又开始了对“中国高超音速武器”的炒作,为自己扩张武备寻找借口。

  据美国彭博社3月13日报道,五角大楼分析师称,中国在研发、测试和部署高超音速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不仅胜过俄罗斯,美国也在努力追赶这种五倍音速的新型武器。

  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的高级情报分析师杰弗里·麦考密克(Jeffery McCormick)对众议院军事小组委员会渲染称,这一世界“领先的高超音速武器库”,是中国20年来“通过密集而集中的投资、研发、测试和部署,从而大幅推进其常规和核武器技术和能力发展”的努力成果。

  麦考密克还称,俄罗斯已在乌克兰使用了这种武器,但在库存总量和系统支持方面落后于中国。

  除此以外,美军高超音速技术研发的主要负责人詹姆斯·韦伯(James Weber)在提供给小组委员会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提供陆地、海上和空中的多种能力”,自2018年以来,五角大楼已经投资超过120亿美元用于研发高超音速打击武器系统。

  彭博社介绍称,尽管做出了努力,但美国尚未部署任何高超音速武器。美国空军和陆军原本想在2022年和去年实现这些目标,但它们都在测试环节遇到了困难,导致空军转移方向至不同的武器,陆军则要到2025财年重启测试计划,同时缩减部署计划。

  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美国军方还是媒体,不断在军事领域炒作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特别是在高超音速导弹这一话题上,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Mark Milley)就曾声称,“美国无力防御中国的高超音速武器。”

  而在美国空军2021年连续三次进行的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试射全部失败后,美国空军负责人在2022年初称,不要仅仅因为中国在该领域取得领先,就过分强调高超音速武器。他还说高超音速导弹更适合中国的战略,美国空军尚未确定未来的武器组合。

  2022年5月,美空军首次成功试射该型导弹,最大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但去年3月底,美国空军承认计划不再推进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导的AGM-183A“空射快速反应武器”(ARRW)项目。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承认ARRW项目最新测试再度失败,空军更倾向于雷神开发的“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HACM)项目。

  然而去年11月,开发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又宣布AGM-183A导弹将进入低速制造阶段。12月,美空军进行了该型导弹的首次实弹发射。有分析称,美空军也许会将AGM-183A导弹作为一型主要以训练为目的的高超音速武器,用于开发相关战术和培训等,同时搜集相关数据,为其他高超音速武器项目开发提供帮助。

雷神公司发布的“高超音速攻击巡航导弹”(HACM)项目想象图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在回应相关提问时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发高超音速武器的国家,目前仍在不断发展,甚至扩散高超音速导弹的技术,并且投入上万亿的美元升级其“三位一体”的核力量。美方反复就中方正常的航天器试验表达所谓的担忧,并借此渲染“中国威胁论”。那么美方能否向国际社会说明美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意欲何为?又是出于什么理由担心别的国家?国际社会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对美方的举动表达担忧呢?

  汪文斌强调,我们敦促美方充分尊重各国发展正当国防力量的权利,停止借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而大肆扩充军力的伎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教育丨学者呼吁:AI时代家长要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探索精神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电力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供电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当时经济社会环境所制定的《规则》已难以适应和满足供用电领域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修订《规则》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截至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4338亿美元

坚守,以扎根大地的姿态;奋斗,以昂扬向上的风貌。神州大地,遍地英雄:是生死雷场挺身而出的杜富国,是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的卓嘎、央宗姐妹,是点亮山里女孩梦想的张桂梅,是把功绩“深潜”于大海的黄旭华,是一辈子躬耕田野的袁隆平......

“包揽冠亚军是对我们备战的肯定。”朱亚明赛后说,在备战过程中两人付出了很多努力,希望在明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他们能够再次携手冲击更好的名次。方耀庆说,比赛过程比较紧张,后程体能有些吃力,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

3月2日至13日,北京禁止运载危险化学品车辆行驶

4月10日下午,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位于成都的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举行。香港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率领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港方访问团与四川教育界代表进行交流。

西安青岛居民3月6日起可办理往来港澳“个人旅游签注”

今天正值正月十五元宵节,铁路、公路等将迎来元宵节客流高峰。全国铁路今天预计发送旅客1330万人次,各地火车站都迎来大客流,各地加开旅客列车最大限度提升运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